学钢琴入门 相关的文章
-
第100章如何打好《黑键练习曲》
肖邦《降G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5),由于绝大多数音都出现在黑键上,又俗称《黑键练习曲》。
-
第90章如何选择学生应该申请的等级
在选定考级的级别时,可以有以下几种考虑:
-
第99章如何打好《革命练习曲》
《革命练习曲》是1831年肖邦在听到祖国首都华沙陷落后创作的,音乐中急风暴雨般的音流,让我们感受到肖邦心中的悲愤与焦虑,仿佛听到了肖邦痛苦的呐喊和哭泣。这首练习曲也是肖邦最具代表性的练习曲之一。
-
题第89章有必要参加钢琴(业余)考试吗
学习钢琴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音乐修养,开发智力,受到美育,接受高级的音乐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定要参加“考级”的。但是,由于钢琴学习对技术技巧、艺术表现等方面都有一定规格的要求,这些规格和标准,在广大的业余学习领域里,又不一定都了解地很清楚,所以考级活动有值得重视的意义。我国的“钢琴(业余)考级”最早是1991年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北京举办的。权威的专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达到的程度给予相对客观、准确的鉴定和评价,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检验,知道自己学习中有什么问题,达到了什么程度,努力方向是什么。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就可以少走弯路,避免盲目性。同时,“考级”还会增强学生“逐级而上”的进取心、上进心,以及同伴、朋友之间合理正当的竞争心。
-
第98章如何打好《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是波兰作曲家肖邦于1834年创作的。乐曲华丽而富有诗意的曲调演绎了人生最美妙的幻想与爱情,因为具有浓厚的幻想气息,而被后人取名“幻想”,深受人们的喜爱。
-
第97章如何打好《土耳其进行曲》
《土耳其进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78年在法国巴黎所作,其实这是他的第十一《A 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因为他在第三乐章的开头注明“土耳其风格”,所以被世人称为《土耳其进行曲》。
-
第88章如何正确对待钢琴评分
如果说弹钢琴是件快乐的事,那么考级就是“寻开心”的事。孩子们通过考级,觉得之前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就像考了一百分一样,这对学琴的孩子来说是一个触动,一个鼓励。
-
第96章如何打好《月光》
《月光》是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彪西作品《贝加莫组曲》中的第三首,作于1890年,灵感源于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同名诗篇,原诗描绘了几个已故舞人在月光下跳着魔鬼般的舞蹈。不过,德彪西在《月光》中着重于描绘月光的美丽与神秘,描绘了月夜的幽静,仿佛是一幅精美的印象派绘画,为人们展示着光与色交织而成的听觉盛宴,深受人们的喜爱。
-
第87章如何重视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习钢琴被公认为是儿童智力开发的理想途径,弹琴中脑、手、眼、耳同时积极地运用,可以提高孩子们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琴过程中智力以外的因素,诸如运动、兴趣、耐心、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也要以同样的热情去重视。我国著名的钢琴教授周广仁说:“通过学钢琴,学到的不仅是弹琴本身,更重要的是培养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品质。”
-
第86章父母如何提高孩子练习钢琴的兴趣
孩子们天性好玩,让他们安静地坐下来练习一些枯燥的技术训练,真是一桩大苦事。看着别人弹得很美很好听,但是自己真正学的时候,却又因为不愿意“流汗”而失去了兴趣。一些学生学了一段时间,觉得练习基本功太枯燥,最终不愿再学;还有的不能坚持天天练习,慢慢就放弃了。
-
第95章如何打好《威尼斯船歌》
《威尼斯船歌》是德国浪漫派作曲家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无词歌》中的一首。《无词歌》一共有48首,《威尼斯船歌》因为非常富有诗意和动感而深受人们喜爱,成为其中最著名、流传最广的一首。
-
第85章练习新乐谱时如何正确阅读音乐
很多孩子读谱都很粗心,拿到新谱子就迫不及待地在琴上摸谱,不看指法,不管节奏,不在意要求的技术和弹法,以为把音符一个不漏地弹出来就行。殊不知,如果总是这样潦草地弹奏,数遍以后,错误的习惯和随意的弹法,可能已经形成了肌肉的惯性,导致今后弹曲子不完整、熟练性差的病根!
-
第84章孩子应该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才能被称为“弹钢琴”
很多孩子练琴的时候,通常只会将曲子从头到尾地反复弹奏,甚至有的孩子弹两遍后,觉得没有错音了就换另一首曲子练习。这样的练琴是盲目的,对掌握一首曲子没有多大用处,既练习不到细致的手指技术,又无法攻克曲子里的难点。那么,在练琴时应该养成哪些习惯,才能更好地发挥孩子们的音乐才能呢?
-
第94章如何打好《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是我国作曲家任光、聂耳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曲。乐曲清新、明亮而纯净,旋律悠扬动听。1975年,钢琴家王建中成功地将它改编成钢琴曲。乐曲风格淡雅清幽,音色柔美而透明,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纯朴的和声以及华美的织体,形象地描绘出迷人的夜空。
-
第83章如何提高儿童的实践效率
练琴是学琴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没有扎实的练习就谈不上学习和掌握。钢琴演奏技巧是最高级、最精密的一种运动技巧,需要我们用较高的注意力来控制,而孩子们或多或少地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这就需要家长在辅导孩子学琴时要帮助孩子认识到怎样管理为数不多的练琴时间,让练习更有效率。
-
第93章如何打好《牧童短笛》
《牧童短笛》是我国作曲家贺绿汀于1934年创作的钢琴独奏曲,并在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中国民族作品比赛中获得头奖,为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开创了一个新天地。
-
第92章如何打好《野蜂飞舞》
《野蜂飞舞》是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900年创作的,后来被改编成钢琴曲及各种独立的器乐小品。音乐描写的是王子变成了一只野蜂,不停地飞舞,袭击织布工和厨娘的情景。乐曲具有非凡的表现力、简洁明快的节奏、错综复杂的旋律,急促而紧张,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通俗名曲。
-
第82章如何提高儿童正确的音乐意识
生活中听到音乐的时候,有的孩子会手舞足蹈,挥拍击手,表现出对音乐的敏感;有的孩子则表现平淡,甚至无动于衷。这说明人的音乐敏感性有先天的差别,这是客观事实。但是,音乐感觉的后天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并且也可以获得成功。
-
第91章如何打好《献给爱丽丝》
《献给爱丽丝》又译作《致爱丽丝》,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为他的恋人特蕾莎生日所作,生前并未发表,乐谱发现于1867年。乐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主题淳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深受大众的喜爱。
-
第81章如何在钢琴练习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对于孩子练琴,有不少家长和老师都会感到头痛,他们总觉得在孩子练琴时拿着棍督阵,小孩子才会好好练琴了,但从长远来看,家长不能总是强迫孩子学习,应该用方式方法让孩子独立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