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学钢琴不仅丰富了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还因为弹钢琴是使用十个手指,而十指运动最能锻炼脑功能,通过弹奏使十个手指变得更灵活更协调,它还能保持人的大脑活力并延缓大脑老化。这门兴趣颇受大众喜爱。
下面谈谈对成年人钢琴启蒙教学的几点看法:
1明确学习钢琴的目的
练琴的过程却比较辛苦、枯燥,于是教师在学生钢琴启蒙教学中要强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急于求成,要让学生明确学习钢琴的目的和弹琴带来的好处,让学生在学琴过程中更有动力和毅力。
2了解学生学琴的特点
在钢琴兴趣课中,参加的学生都是喜欢音乐,她们并不是以后要从事音乐专业,而是因为热爱音乐并对钢琴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选择学琴。这些人学习钢琴大多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练琴。学习比较主动、自觉,主观能动性强,相对于儿童来说,这些学生无论是从器官的发育、思想的成熟等都有其优势。
2.1从条件上:钢琴的弹奏需要身体和十个手指的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儿童的手型还没发育完全,比较软,在弹奏时关节的稳定上需花很长时间来巩固,但成人的骨骼已发育完全,手型较容易稳定而且比较有力。
2.2从思想上:儿童学习钢琴大部分是与家长有关,大多数孩子是被迫去参加各种艺术培训班,学习钢琴的过程比较枯燥,大量的练习曲、音阶、琶音等基本功训练都是孩子们最不原意练的。因此学习上比较被动,她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而成年人在学琴过程能保持较浓厚的兴趣,学习的毅力和自觉性相对儿童来说较强。
2.3从作品上:儿童由于年龄较小,经历的事情比较少,所以对作品的理解有时不能很全面,教师只能通过某些生动的比喻让儿童去体会,但成年人,思想上相对成熟些,因此在作品的理解上能较深刻、直观,理解能力也较强,对作品的风格、情感等能把握得更到位。
但成年人学琴同样有不利的因素,比如相对儿童来说手指灵活性不高,在跑动训练上难度较大,也由于这些学生的主要专业不是学艺术,因此练琴时间得不到保障,练琴时间不够,急于求成等因素也会影响学琴的质量。如何扬长避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需要钢琴老师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制定一套科学有序的学琴计划,才能确保学生们学琴的顺利进行。
3重视钢琴弹奏的方法
3.1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坐姿是弹好钢琴的第一步,弹琴时坐的姿势要自然、放松 ,不要僵硬,紧张,或过于松懈。一般来说,弹奏者只应坐到琴凳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上身略向前倾,这样有利于弹奏时力度的运用,便于将力量向前传送至手指,不要把座位都坐满或把身子靠在椅背上,这样弹奏时容易往后倒,力量分散 。
3.2正确的手型:钢琴的弹奏最终还是得通过双手来实现,只有在一开始掌握好正确的手型,才能为以后的弹奏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体会正确的手型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平时在家中看电视时放松的感觉:双手自然垂直向下,手型呈半圆型。这是人在没有任何主观意识控制下的行为,这种状态最为放松,体会完这种状态后,再把手拿到琴上。想象刚才放松的感觉,先让大臂自然下垂,不要夹紧,两臂之间要有一定宽度,夹紧了肩膀就会显得僵硬。小臂和手腕要与键盘平行,不要太高或太低,太高或太低都会造成弹奏紧张,不能很好的放松。手型呈半圆形,手指略向里弯曲,感觉可以握住一个小球,要注意突出“三道弯”——手指的三个关节不仅要凸出而且要能起支撑作用,手指要自然立好,不能让关节塌进去,只有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才能让弹奏的声音结实有颗粒性。
3.3正确的弹奏:钢琴弹奏中如何运用力度,如何控制力度都与弹奏的效果、音色等息息相关,在成人钢琴启蒙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弹琴时力度的运用,即如何用最小的力量,最放松的姿势来演奏是启蒙教学中重要的内容。首先,准备好下键的手指,例如中指,不能松懈但要注意三个关节的凸起,支撑,然后把手臂抬起来从大臂开始,带动小臂、手腕自然落下,把琴键弹到底,让声音听起来能够扎实,千万不要加入任何人为的力量,否则声音会显得僵硬、刺耳。这个过程中要悉心感受大臂带动小臂、手腕自然落下时手臂的重量是否在放松的状态下充分的通过指尖传到键盘上,这就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力量运用。
“启蒙”亦称为“入门”,万事开头难,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要加强音乐素养的培养,钢琴的教学效果最终得通过演奏来体现,只有培养良好的乐感和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演奏得好。总之,如何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到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让学生能把兴趣坚持下去,教师只有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和教学水平,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钢琴网-钢琴论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ianoinfo.cn/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