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常会遇到学生搞不清楚休止符这个符号真正的用意在哪?
学音乐的都知道休止符是「休息」,
但极少数人会正视它为「音符」。
学生对于休止符可有可无的对待,长期观察下来,在乐句的结尾处最多。
常常我在一旁大声提醒、并感到不解。同时回想起自己本身小时刚接触音乐学习时,却也是相同。
音乐演奏有休止符出现时就会呈现停止,但音乐并没有因休止符的关系而停止下来,在静止安静的状态中,常是乐曲最精采和最令人回味的时刻,因有「静止」之美,才更显得乐曲「流动」之感人。
许多学生看到休止符,即松懈或停止下来,常常休息过了头。看到音符继续演奏下去,我个人认为此部份的解释,「休止符」是指音乐的一部份,只是以「无声」的方式演奏。
演奏者、学习者必须注意的休止符,才能彻底了解作曲家在此时停所要表达之意。
《休止符不仅仅是休息的一种》
表达意义会跟着曲目诠释而有所不同,惊讶、兴奋、感叹、自省、果断、疑问等不同感觉,在各个乐句中表现出的意境。
《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音乐中休止符的意义很多,并不代表完全停止。通常是一种意境的延伸或是留白。
在人生道路亦是如此。「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以为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挫折一来时,计画常常硬生生的被迫停止。
「计画赶不上变化」,要更珍惜。
原以为这些休止符代表我们人生的尽头与末路,但停顿的时间中,「自我沉澱」与「自我自省」,看像「障碍」的道路,将会慢慢回到轨道上。
休息之后,生命的乐章重新响起,过往的障碍,都是宝贵的经验。
休止符在音乐进行中有着特殊的意境,当下的音乐亦是持续进行没有中断,「无声胜有声」,虽只是个小小的休止符,却也是个音符,它不出声,但表情万千,意义重大,千万别因为它不出声,就忽略它存在的必要性。
《人人都不在意休止符》
在乐团里,倘若演奏者都不在意休止符, 那么70个人,演奏出来,一定会成为大乱。当音乐「不再是好听」,及成了一种「噪音」。每个人各拉各的、各吹各的、各打各的。速度不同,休止符也不在。将会无法完全表达乐曲的形式。
《约翰·凯吉》
二十世纪的音乐,受到现代艺术思潮之影响,音乐「四分三十三秒」(4’33”),整部作品除休止符外,并无任何音符。演奏者上台敬礼后静坐在台上,心中默数到(4’33”)演奏结束。敬礼下台。结束后观众惊讶、错愕、欢笑。却不知它是一首重要且突破传统音乐诠释。目前也是完全由休止符组成最重要的音乐代表作。
原创文章,作者:钢琴网-钢琴论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ianoinfo.cn/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