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作品是二度创作的素材,这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作品,创作失去了最基本的根基,不会有好的创作。如何选择诗歌朗诵的作品?作品至少应该有下述原则:
1)适合自己的嗓音特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区别与他人的嗓音特点,发音习惯。除了规范性的发音要求外,实际上我们常常是无法很好地做到自主地有效地控制嗓音的变化的,因为我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发声训练和练习,多数属于自然习惯性发声。像我的嗓音,浑厚而略带沙哑,低音部分可以到达很低的位置,高音却不行。有些朋友音色华美,清晰亮丽;有些朋友柔和甜美,如潺潺流水;有些朋友声音娇柔细嫩,婉约小巧;也有些朋友音色没有特别明显的特点,平凡中显出不平凡来,不一而足。
嗓音是有“色彩”和“性格”的,因此嗓音的特点不可能不对朗诵题材的选择产生影响,而且我个人认为这种影响对每一个朗诵个体又是决定性的。作品的情绪、情境、思想深度以及其间设置的戏剧化冲突都需要用声音来表达,用音调、重读、气息、停顿、语速等来表现。比如:深邃的思考,需要深沉稳静有厚度感的声音来“做底”;抑郁的感觉需要用低沉压抑的,深度感强烈的和和缓的嗓音;跳跃、欢快的情绪需要年青,清爽富有活性的嗓音表达。那些时代感极强的政治性作品,如“《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囚歌》等”则需要既可低沉也能高亢的嗓音来表达;温文尔雅、抒情柔怀的作品,特别适合那些声音或清晰干净或甜美动听的嗓音。
比如,嗓音很粗纩而深厚的人,很适合朗诵一些大气的,豪迈的作品,这类作品感情热烈奔放,涉面宽宏,起伏很大;而嗓音华丽的男声,比较适合朗诵诸如古诗词,王子人物的独白(比如哈姆雷特)和现代派诗人的诗作。
经常听朋友们读贺敬之先生的《西去列车的窗口》,这篇文章政治色彩和时代特征明显,篇幅又比较长,段落起伏比较大。这样的作品是不适合女声读的。曾听过慧眼、网络仙翁、大和尚读过,我的感觉,在深度的处理上,网络仙翁比较理想,在情感处理上慧眼略强。其实,这样的印象多半来自他们的音色上的巨大差异,网络仙翁嗓音宽阔沙哑,行声严肃,时代感把握得比较好,但在高亢区,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这时显得慧眼年青高朗的声线优势明显突出了出来。我听过女声读过同一作品,实话说始终没有人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不是诵者不努力,是她选错了作品。
作品选择不当,最直接的效果是吃力不讨好。读了半天,自己找不到感觉,听者感觉也不好。当然,自己适合诵读什么类型的作品,是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摸索和尝试的,但一般说来,这个时期并不会很长,因为,适合不适合往往在朗诵的时候就能清楚地感觉到,这很象试鞋子,合脚不合脚,穿上一试立即昭然。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题材,但我相信,最终怕真的只有“一款适合您”。
2)适合自己的当前水准
还有一点,选择诵品时,不要勉为其难地选那些诵读难度大大超过自身水平的作品。所谓难度指情绪起伏程度、情绪连贯、气息运用变化、作品长度等方面。很多作品情感起伏跌宕剧烈,把握起来难度就增加了。有时会上去下不来,或者下去上不来,累得要死,效果却很差。还有就是情绪连贯的要求,这一般与作品的长度有关,长度长,情绪上要保持连续性就不容易,但情绪上的断续是朗诵的大忌。因此,在选择作品时,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难度,逐渐增加文章长度。我的体会,文章的长度很关键,初期,长度不要短于1分钟,也不要超过3分钟,越短越难读,还没等你找到感觉,就读完了,古诗难诵就是明证。超过3分钟后,朗读的难度会大大增加。难度与文章长度的关系近似凹形抛物线,无论对初学者还是老手,这个规律都是一样的,只是难度的转折点不同罢了。
我自己的体会是不能太长,除了自己的适应能力所限,还有一个听众精力集中听诵的问题,太长了,很难集中。但在这个问题上我做得不好,文章越读越长,但真正感觉比较好的,长度多在3-8分钟(中速),比如大家比较认可的《飞花轻似梦》—7:14;《与一座古城对话》—8:12;《春》—6:37;《雨巷》—3:52;即便是受文章内容要求必须加长的《荷塘月色》也只有9:14,《骨灰》是10:07(均包括音乐前奏和结尾)。
———-分割线———————-
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
《寻觅心匙》
爱
从不需要问为什么
爱她
是他的选择
拒绝
是她的权利
放弃
也许是对他最好的解脱
因为
他不想被这
没温度的爱情
而困绕
时间
仿佛冲淡了一切
他在时间逝去之中觉悟
放弃了
他才能更好的去
寻觅他心中的──另一半
寻觅那把能打开他的
那扇被锁的心门──心灵之匙
能够伴随
他一生的心匙
能够守侯
他一生的心匙
《青春 好喜欢》
黄昏落燕,江南正炊烟向晚
风牵扯晚霞挤进了人家,在你之前
三月里你来的唐突,令我寝食难安
阳春与白雪,灵气的偶合源于天然
气质是磁铁,你亦牵引所有流转的醉眼
俗世凡尘,特立独行散在你身上是新鲜
出水芙蓉,以如天使光临人间
天然去雕,你的洒脱无人阻拦
情意难舍,日后哪里再克隆你的善缘
喜欢绝非一时兴起,你怪我敷衍
你说爱要花光所有的力量,马首是瞻
输于信赖,你将我的海誓山盟统统谪贬
亲爱的,我笃定我和你不相关
各安天涯之前,请多赠我些时间
红豆几颗如你红颜,教我相思如何消减
你挑衅说,我亦真亦假惯于疯癫
傻丫头,你窃取了我旧时的风范
这样的青春,好喜欢
席慕容 《一棵开花的树》
高中女生,花苞出绽的初春。这首诗再适合不过。把我感情,不做作,亦可触碰听者的那段年华。把握好很是优势。诗文正文: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原创文章,作者:钢琴网-钢琴论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ianoinfo.cn/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