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很多琴友认为自己弹到《李斯特》和《肖练》、或者《拉2》等等,就认为自己一定到了相当专业的高度,实际并非一定如此。不否认技巧的重要性,但要想想,比如“这首曲子我能弹熟,李云迪也能弹熟,但为什么人家弹这能得肖邦赛冠军,而我练得再熟也不能?差在哪里?”
音乐注重的是表达情感,而不是单纯的把曲子弹熟练就行,更不是单纯的炫技。既然到了这个程度,那么单单把谱面上所有的表情处理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这个阶段的曲子要求演奏者需要有一定的乐感积累和大量基本功的训练做基础才行。
弹钢琴要求的不是和微信聊天打字一样不出错就行。正式演出时,哪怕错几个音,但只要情绪饱满的小曲子就远胜过没错音但缺乏感染力的大曲子。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国内一些青年钢琴家在德国进修时每天的时间安排。
每天练4小时琴,其余时间散步、看书、和别人交流学习、偶尔也上上网。而只一味的跟人家拼时间、硬练、就无疑于“题海战术”。
学院毕业的不都是音乐家,普通学校出来的也不全是业余的。要端正学音乐的态度,热爱、勤奋这些才最重要,盲目追求名校没意义。
所以关键还是看主观,而不是看客观;要看个人,而不是看出身。
学音乐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学会享受艺术从而享受生活,还有得到通过练琴培养出来的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毅力等等。但无论为了什么而学、学成什么样了,都不要做级别和虚荣心的奴隶。
也就是说等演奏者能真正了解乐曲了,能发自肺腑地去在琴上歌唱了,就有好的肢体语言了。
因为业余4级程度的人练两个月也能弹熟6级的曲子,所以级别只能说明拥有这级别的人曾经弹熟练过这些曲子。这个和英语的级别是完全不一样的,英语的4级到6级差别挺大,但钢琴的4级到6级相差太小了。
要明白以下几点:
1、不要把过多时间用在只练考级曲子,这样容易“偏食”。
2、考级只是通过给自己定目标来勉励自己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3、不要仅仅为了考级而练琴。既然国内文化课教育已经是应试教育了,所以请尽量别让钢琴教育变成“应级教育” 。
一个真正把弹琴当成享受的人是不会在乎自己有没有几级证书的。所以一切都应该从钻研出发,热爱音乐的不考也无妨,不热爱音乐的考了也白考。
8、热爱,用心,钻研很重要
原创文章,作者:yhp,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ianoinfo.cn/1292.html